黄啸侠故居占地 76 平方米,当地称为“一座两间”式,为一厅一房(偏房)一廊一厨一天井的砖木结构,瓦顶房。始建于 1915 年至 1916 年之间,20 世纪 70 年代在天井旁加建了二楼(供黄啸侠居住)和阳台,但整套房屋仍保持原有风貌。其后侧有一个 30 多平方米的院子用作练武场地。
黄啸侠故居于 2011 年被番禺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正式公布为"番禺区登记文物保护单位"。
黄啸侠从小就跟随多名师傅学习武术。民国初期拜洪拳传人“大力程华”为师,其后拜师陈官伯、李恩学蔡李佛拳术和器械套路。在广州精武体育会,黄啸侠拜师赵连和、陈铁笙、王凤岗学北派武术。1925 年著名拳师孙玉峰从河北省南下广东精武体育会教授武艺,黄啸侠随孙玉峰学习罗汉门拳艺长达十二年之久,期间黄啸侠很少回来故居生活。所以故居只保留了部分黄啸侠生前留下的东西如:床,衣服与他生前一些生活的用品。
1938 年 10 月广州市被日寇占领。由于黄啸侠传授“抗日大刀法”并组织“抗日大刀队”,给日寇沉重打击,一进城就到处搜捕黄啸侠。日本兵突袭黄啸侠位于莲塘村的住所,企图抓捕他。为了不连累乡亲,深夜时分,黄啸侠在确定敌人撤走后,立即返回家中取走衣服,不舍地阔别老母亲和家乡,随即游历全国,继续向军民传授他的武艺。
直到 1974 年黄啸侠退休后返回故居居住,黄啸侠经常在后院练武场以武会友,经常有各界的武术学者与各个门派的师傅相聚于此共同研究武术,在故居的二楼是黄啸侠退休后的书房,他在这里编写了《归牧园拳语》,这本书记录了黄啸侠一生对武术的看法和对武德思想的追求。